太平四月初八古会,这一历史悠久的庙会,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与农事传统,依旧在立夏时节的阳峪镇上盛行。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,正值农忙前夕,昔日的农人们在此聚集,筹备农具,恰如其分地被称为“忙农会”。
四郎爷,这位古代将军,曾在战乱之际保护了这片土地,四月初八的庙会便是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,百姓为此修建庙宇,香火不断,古会也愈加兴旺。
记忆中的古会热闹非凡,戏台下,旦角的水袖一挥,清脆的唱腔便如涓涓溪流,穿越时空,吸引着路过的小贩驻足观看。最令人难忘的,是那场“血社火”的表演,壮汉们脸上涂满油彩,扮演鬼怪,刀刃上鲜红的液体让孩子们又爱又怕,忍不住探头观看。还有耍猴人、卖膏药的把式,每一个摊位都散发着浓厚的人情味。
然而,岁月如梭,古会的热闹似乎被慢慢抽走。如今的庙会,摊位上摆放着塑料锄头与铁耙,年轻人们更愿意去追逐时尚的运动鞋与电子产品,而不再是那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传统农具。曾经的锣鼓声,现已被电子音效所取代,传统手艺在现代化的冲击下,渐渐消逝。
站在庙前,香火依旧旺盛,青烟袅袅升起,然而那份热闹却不再。或许,时代的洪流总是向前,古会的记忆却深藏在我们心底,像一股暖流,永远铭刻在血脉之中。我握紧老伴的手,心中默念:等下次再来,定要带上孙儿,向他讲述那些几乎被遗忘的故事,让古会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